線上八字排盤

公曆是陰曆還是陽曆 農曆和公曆、陰曆、陽曆到底有什麼區別

公曆是陰曆還是陽曆 農曆和公曆、陰曆、陽曆到底有什麼區別

公曆是陰曆還是陽曆?很多人對於日曆的說法不是很了解,那麼你們知道公曆是陰曆還是陽曆嗎?相信你們也不知道這個是怎麼區分的,如果你想要了解清楚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農曆和公曆、陰曆、陽曆到底有什麼區別。

公曆是陰曆還是陽曆?

年輕的朋友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愚人節的影響,其實愚人節這個節日的誕生,初還和陽曆的通行有關。當時在法國,兩種不同的曆法正在糾結當中,有人用公曆也就是格里高利曆,頑固派還固執的使用舊曆,舊曆新年在4月1日,這天過節都被愚弄於是就形成了愚人節。後來公曆取代舊曆,就有了我們現在的曆法。

每當我們身邊有朋友過生日時,許多人都會問一句:“這是陽曆生日還是陰曆的?”除了這兩種對日期的說法,我們還常聽到一種叫做公曆、農曆的日期,那麼這四種說法到底有什麼區別?可能很多人都有些蒙圈;如果簡單通俗講農曆就是陰曆,陽曆就是公曆,對於普通大眾知道這個區別就夠了,不過要準確的說可不是一回事!

那麼,公曆是陰曆還是陽曆?陽曆、陰曆、農曆是什麼關係?

陽曆,也稱公曆,是現在大多數國家都在使用的曆法,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即一個回歸年為一年。陽曆以元旦,即每年的1月1日,作為新年伊始。

陰曆,是根據月相週期來制定的曆法,以月亮繞行地球一周為一個月,十二個陰曆月為一年。通過設置閏月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於回歸年。陰曆以正月初一春節作為新年伊始。

1912年之後,開始引進西方的公曆,俗稱"陽曆",“新曆”,名稱與原有的曆法相對應,新成立後則正式採用公元紀年,也就是公曆(陽曆)。

而陰曆也叫太陰曆,主要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

陰曆的一個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為朔日,十五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虧的平均週期。所謂“月有陰晴圓缺”,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很多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二者還是有差別的。其實古代曆法是一種陰陽合曆,已陰曆(月亮)為主,但也考慮了太陽的活動規律(二十四節氣),所以嚴格講應該是陰陽合曆,曆法獨有的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生產是重要的參考,所以人們又把陰曆稱為“農曆”;

陰曆的是按照月亮運行規律,陽曆按照太陽運行規律,由於太陽和月亮的運行週期不能匹配,這就造成了,陰曆與陽曆每年大約差十一天。

如果完全按照陰曆來,可能不出十五年,我們就要在夏天過春節了。

然而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因為的曆法中有一項偉大的發明叫“置閏法”,大約每19年中設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一年383天或384天,稱為閏年。比如2016年、2020年都是閏年。

的傳統節日都是根據陰曆設置的。

如今,屬於漢文化圈的人們每年仍要慶祝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

它用置閏法填補了陰、陽曆的時間差,又用陽曆的規律制定了安排農事的二十四節氣。

農曆,也稱夏曆,相傳我們的祖先在夏代就使用這種曆法。以干支記年,以月相週期來定月,這點與陰曆相同;設置24節氣反映季節變化,這點與陽曆有相似的特徵,所以夏曆又稱陰陽曆。干支紀年是以每年的立春作為分界的。比如,今日(2013年2月4日)立春,那麼夏曆癸巳年就從今天開始,就是說今天出生的寶寶就屬蛇。有人以為元旦就進入了蛇年,也有人認為春節正月初一才進入蛇年,其實這都是大錯特錯的。

的一種曆法,是陰陽曆的一種,一般叫作陰曆。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裡設置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為夏曆。也叫舊曆。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農業氣象學中,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是指傳統上使用的夏曆。而在天文學中認為夏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在農業氣象學中,陰曆俗稱農曆、殷歷、古歷、舊曆,是指傳統上使用的夏曆。而在天文學中認為夏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夏曆(農曆)現往往會被誤稱為陰曆,其實夏曆與陰曆是有區別的。

現行的曆法是陽曆、陰曆和夏曆並用,國家每年的法定節假日也是來自於多鍾曆法。元旦、五一、十一都是陽曆節假日;春節、端午、中秋都是陰曆節假日;而清明是農曆節假日。

大家都知道,天干地支是夏曆傳統的紀年法,有了陽曆公元年份,我們就可以換算出干支紀年。

首先我們先確定數字與天干、地支的對應:

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0癸;

地支:1子、2醜、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0亥。

下面是計算任意年份干支的簡便的方法,請大家驗證使用,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同道討論指正。

用年數減去3所得數字的尾數,對應的天干代號就是該年的年干。用這個差數除以12所得餘數對應的地支代號就是這一年的地支。(如是整除,就是0的對應地支)

例如:2012年,2012-3=2009,尾數是9,9對應天干順序是“壬”;2009除以12得162餘5,5對應地支順序是“辰”,故2012年就是壬辰年。

又如:2013年,2013-3=2010,尾數是0,對應天干順序是“癸”;2010除以12得167餘6,6對應地支順序是“巳”,故2013年就是年癸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