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八字排盤

陰陽五行的意思 陰陽五行的意思是什麼

陰陽五行的意思 陰陽五行的意思是什麼

陰陽五行是很多人都曾聽過的詞彙,不過陰陽和五行也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他們之間存在的關係是緊密的,五行體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現象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互相作用互相排斥的陰陽兩個方面,感興趣可以和小編深入了解陰陽五行的意思是什麼。

【陰陽五行的意思】

《黃帝內經》素問·天元紀大論“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

陰陽是地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隨時間週期消長變化疊加晝夜波動的規律模型。五行、六十甲子、元會運世,是五星與地之間引力隨時間週期消長變化(旺相休囚)對地載萬物的影響的規律模型。這些相當於現代科學的公式。要想探求出未來的情況,有了模型、公式,還得有一定的已知的條件才進行推測,那就是位,天體的運行位置,地的經緯高下位置,就是天象,星象,氣候,物候。 黃帝內經講“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論言五運相襲而皆治之,終期之日,周而復始。”

天體的運轉有些情況是能夠透過人們的感官直接感知出來的,太陽的東升西降、月亮繞地球運動所產生的月的陰晴圓缺,氣候的冷暖,植物的盛衰,這些都是人們可以直接感知的,那麼這些個“道”,人們是能夠直接知道的!

現在太陽這個天體的道運行到哪裡了?現在這個道運行到了產生這個春節令的時候,到了這個季節,草、木等植物長出了嫩芽,大地變綠了,氣候比冬天溫暖了。再下去,這個道又轉了,轉到氣候更熱的道,那個時候是夏天了,夏天以後,道還是在運轉,春夏秋冬就是由道而產生的。由於有道就產生了“名”,春夏秋冬就是“名”。有了季節、有了節令,植物就有可能生長化收藏,就應該給它個名,所以說“名可名”。

可是為什麼還要說“非常道”、“非常名”呢?常,是常一不變的意思。非常道,表明人們不擁有一個,也不能擁有一個恆常不變的道,如果這個道是常道,是不變的道,如果永遠是春天,那人們吃什麼?夏天長的東西,秋天收的東西人們就沒有了。永遠是冬天,那植物無法生長,動物沒有食物來源,世界就不會有生機。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對於這個不是常一不變的道,古人靠一個間接的東西去把握它,這個東西就是“玄”。古人觀察樹木留在地面的影子的週期變化,認識到道雖然是可知的,可是這不是一個常一不變的道。為了和測定天道的運行情況,他們立有一個八尺的圭表,古人只要在日中的時候觀察太陽照射的表,測量表在圭下的投影長度,就可以知道天道的運行情況。這個投影又叫做“晷影”。晷影長了,天氣就變冷;晷影由長變短了,天氣就逐漸轉熱。春夏秋冬就是由相應的晷影長度來對應的。因為這個晷影是暗色的,所以叫做“玄”,玄就是暗色的意思。

天道的運行情況,萬物有無的相生變化,都可以通過“玄”影的長短來測定。古人看不到太陽這個星體的空間運行軌跡,可是他們可以看到這個“玄”影的長度,就可以知道太陽這個星體的運行情況,了解道的所在,掌握太陽輻射能量隨時間所作的消長週期變化,就可以知道春夏秋冬的到來。所以說玄與道都是太陽的真實表象,“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認識了“玄”,人就知道了。

五行與陰陽的關係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它不僅僅代表五種具體的物質,主要是代表五種基本的屬性。金代表清正、肅殺,木代表生發條達,水代表寒冷潤下,火代表炎熱向上,土代表長養化育。

古代的先哲們根據五行的基本屬性,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進行分類,與五行建立對應關係,並納入五行的系統之中。比如,五方、五味、五臟、五官、五聲、五氣、五色、五星…………不勝枚舉。

五行的生克制化與反侮。五行代表五種基本的屬性,它們之間相互發生著作用。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所謂生,就是資生、促進、助長。就是給被生者增加能量,助力運動。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所謂克,就是克制、制約和抑制。就是減損、消耗被克者的能量,阻礙它的運動。

五行反侮,就是反克。比如土能克水,水若強旺,反而把土衝散了。五行相剋,是天地之性的相互作用:金克木,是剛能勝柔。木克土,是專能勝散。土克水,是實能勝虛。水克火,是眾能勝寡。火克金,是精能勝堅。五行制化,是有生有克,既生它,又不讓它過於亢勝,共同保持一個平衡。比如,金生水,水生木,金又克木。

五行是五種能量狀態,源於陰陽之氣的相互作用。當陽遠遠大於陰時,就表現為火的狀態。當陽略大於陰時,就表現為木的狀態。當陰陽相當時,差不多勢均力敵,陰陽平衡,就表現為土的狀態。當陽略小於陰時,就表現為金的狀態,當陽遠遠小於陰時,就表現為水的狀態。

陰陽的相互推動作用,是客觀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的根本動力。而五行生克制化的法則,則決定了客觀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的過程和結果。

在預測實踐中,普遍運用了陰陽對立、統一、消長、轉化、順逆、乘承、比應,以及五行生剋、制化的規律和法則。用以推測客觀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趨勢和結果。來指導人們的行動,以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和事伴功倍的效果。人們的行為,只有順應了客觀規律,才能象得到上天的幫助,無往而不利。

【陰陽五行的意思是什麼】

東方文化的基礎可以支柱易經和陰陽五行學說,是五大方術的哲學觀點。它用唯物主義哲學觀揭示宇宙萬物的生長、自然規律的發展和變化,給人們在生活和軍事上掌握時機,造福人類的貢獻的。

陰陽與五行是什麼意思?所謂陰陽五行學說,可分為陰陽與五行,陰陽兩者互為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陰陽必兼五行。陰陽五行是在中國古代哲學的核心。

陰陽: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具有的兩種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繫的力量;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

陰陽學說是什麼意思?

陰陽學說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認為陰陽相反對的氣是天地萬物泉源。物理學的電子陰陽同性相拆、異性相吸。易學陰陽亦有拆吸作用,只不過是用相剋相生來形容罷了。易學中也有生克說法。

陽性代表積極、天、男、夫、上、進、光明、正面、外在、剛、動、熱、大、有、生、正數、俯下、日、太陽等。

陰性代表消極、地、女、妻、下、退、黑暗、反面、內在、柔、靜、冷、小、無、死、負數、仰上、夜、太陰等。

陰陽學說的同性相生,就是陽生陽和陰生陰。

陰陽學說的異性相生,就是陽生陰和陰生陽生力小。

陰陽同性相剋,就是陰克陰和陽克陽,克性大是真克或無情之克。

陰陽異性相剋,即陰克陽和陽克陰,克性不大是有情之克。

五行學說是什麼意思?

五行學說是古代創造的哲學思想,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在數術易學中,陰陽是透過五行的屬性來展現的。古代五行學說,世界上萬事萬物的形成、發展和變化,都是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相互作的結果。五行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神物質,在人就是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五行也有生克說法,相生和相剋既是矛盾的,又是統一的,如此推動事物的發展變化。

五行學說的相生:有如母生子,是物質對物質起到滋生、繁衍、促進、推動的作用。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學說的相剋:就像是警察管囚犯,是物質對物質起到管制、制約和抑制的作用。

五行相剋有: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