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八字排盤

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 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經絡走向

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 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經絡走向

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 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經絡走向

時辰可以分為十二時辰,人體也有十二經絡,每個經絡的運行都有屬於自己的黃金時期,每個時辰都有屬於自己的對應運行經絡,如果你們想要了解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可以來這邊一起來看看,也可以直接來看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經絡走向如何,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詳細介紹。

【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

子時:(23點 — 次日1點) 膽經當令

子時膽經當值,屬“陰中之陰”,是一天之中陰氣最盛的時候,也是陽氣開始初生的時段,膽氣在此時開始升發。《內經》說:“凡十一髒取決於膽”,意思是說膽氣若能順利升發,人體各個臟腑就會正常運行,人的身體狀態就會很好。

凡五臟六腑皆以氣機通順為要,此時順應膽經的主令會使人體氣機條順,五臟六腑都受益。所以子時睡眠對一天至關重要。休息好了,第二天頭腦清醒,做事就有效率。

現代研究,子時體內以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體溫下降,呼吸、心率及脈搏減慢,腎上腺素水平降低,外周血管擴張,內臟各器官功能下降,但大腦褪黑素含量開始增高,從而誘導人體進人睡眠放鬆狀態。也就是說此時人體較為虛弱,最宜休息,同時睡眠品質較高,最能夠解乏。

丑時:(1—3點) 肝經當令

丑時肝經當值,此時陽氣比膽經當值之時要強盛一些。《內經》說:“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也就是說,肝主疏洩,能夠調節、分配一身的血量,以此供應臟腑、肢體乃至精神情志的需要。

而“人臥則血歸於肝”,透過睡眠可讓肝血得到休養,使肝臟主疏洩、主藏血功能得到正常發揮。丑時陽氣雖然生發起來,但一定要有所收斂,有所控制,養好肝血。

寅時:(3—5點) 肺經當令

寅時肺經當令。中醫認為,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意思是說,肺經是人體臟腑經脈氣血流注的起始經脈。肺主呼吸,調節氣機,助心行血,當肝臟在丑時把血液貯藏並推陳出新之後,將新鮮血液提供給肺,通過“肺朝百脈”“肺主氣”的作用送往全身。

因此,寅時是人體氣血從靜變為動的開始。健康的人在寅時應該處於深睡狀態,也就是說人體要透過深度睡眠來完成生命由靜而動的轉化。若睡眠充足,清晨起床臉色紅潤、精神充沛。

《內經》認為:肺為嬌髒,所以寅時要好好歇息,深度睡眠,養精蓄銳,盡量不要在此時運動。身體的各個器官於此時開始由靜轉動,對血、氣的需求量也大量增加,因此心臟病患者可因氣血需求量的增加而加重心臟的負擔,若不注意休息,或晨運過早,或起床太猛,就有可能於此時使病情加重。

卯時:(5—7點) 大腸經當令

卯時氣血流注於大腸經,地戶要開,也就是肛門要開。這個時候應該正常排便,把積蓄了整個晚上的垃圾毒素排出體外。食物進入人體之後,在小腸進行消化並升清降濁,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經過脾的運化而布散全身,供養臟腑,食物殘渣則下降到大腸。

大腸再進行最後一道程序加工,將殘渣中的部分水液吸收。經過大腸燥化後的糟粕便成為大便,通過“魄門”,也就是肛門,將其排出體外。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肺屬陰主內,大腸屬陽主外,肺氣足,排便也會暢快。

辰時:(7—9點) 胃經當令

辰時氣血流注於胃經,胃主受納,腐熟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此時人們吃早餐就是要補充營養,以保證一整天人體的需求。這時天地陽氣最旺,人的脾胃功能也最強,吃的早餐也最容易消化而發揮其營養的作用。

巳時:(9點—11點) 脾經當令

巳時是脾經當值。脾主運化,主升清,能夠把胃初步消化的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並將水谷精微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從而起到內養五臟六腑,外養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的作用,以維持人們的生命活動。

巳時也是人體精神最為振奮、體力最為強健的時候,是人一天當中的第一個“黃金時間”。此時,上班族工作效率最高,學生記憶力最強,老年人鍛鍊身體體力最充沛,而這些精力和體力,都來源於既有數量更有質量的早餐的營養,因此早餐要有足夠的營養基礎,才能保持身體機能的狀態最佳。

巳時脾經值班的時候更要注意養護脾胃。

午時:(11—13點) 心經當令

此時心經當令。子時和午時是天地氣機的轉換點,人也要在這個天地之氣的轉換點上調整氣血。

心為“君主之官”,即心是人體的主宰。心主血脈,又主神明,其華在面。心推動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如在午時能睡片刻,對養心大有好處,可使下午乃至晚上面色紅潤、精力充沛。

一年四季都需要午睡,但每次睡的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左右,不要超過一小時,最好能躺下來,不要趴著睡。據調查,許多老壽星即有保持午後小睡的養生經驗。

未時:(13—15點) 小腸經當令

未時小腸經當令。《內經》認為:“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可吸收食物中的精華,並將糟粕送入大腸與膀胱,以進行一天的營養調整。因此,人們應在下午1點前吃完午餐,這樣才能使小腸在其功能最旺盛之時更好地吸收營養。

另外,當食物中的營養進入血液循環後,會使血液的濃度突然增高。所以,在未時應及時補充水分,如喝杯涼白開,或喝杯清茶,稀釋血液濃度,即可達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申時(15—17點) 膀胱經當令

申時膀胱經當值。此時小腸已把水谷精微輸送到全身各處,由於膀胱經從足部沿後小腿、後大腿、臀部以致脊柱兩旁向上,一直運行到頭部,是身體一條大的經絡,因此這時人體無論是精神還是體力又進入另一個強盛階段,也是工作、學習及其鍛鍊身體的好時段。

現代醫學也證實,下午4時左右人體新陳代謝率最高,運動能力也達到高峰,此時鍛鍊身體不易受傷。如果這個時候特別想睡,就是有陽虛的表現。

酉時:(17-19點) 腎經當令

酉時腎經當值。中醫認為:腎藏精,為先天之本,既主生長發育,又主生殖。如果說凌晨5點到上午7點的卯時代表一天的開門,那麼下午5點到晚上7點的酉時則代表一天的關門,開門宜動,關門宜靜。

此時宜減少外出與身體活動,不宜過勞,以養精蓄銳,保養腎臟,腎虛者酉時補腎最為有效。另外,此時喝水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幫助排毒,清洗腎和膀胱,預防腎結石、膀胱炎等病症。

戌時:(19—21點) 心包經當令

戌時心包經當值。《內經》說“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就是心包,心包像一個內臣,代心行事,表達著心的喜怒哀樂。同時它又是心的警衛員,代心受邪。心包經最旺時易提升心之正氣。

此時最好的調理方法就是與朋友、家人聊聊天、散散步,舒暢一下心情。鼓掌、握拳等動作都可以振奮精神,因為心包經從手掌過,勞宮穴在手掌中央,而中沖穴在中指尖,鼓掌、握拳時能刺激到心包經這兩個穴位。心臟疾病患者可在戍時按摩心包經穴位來輔助治療。

亥時:(21-23點) 三焦經當令

亥時三焦經當值。三焦具有通行諸氣、暢通百脈的作用。人在此時睡眠,百脈、臟腑可得到最好的休養,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睡覺之前,可以先用溫熱水泡腳半小時,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度,能暢通上中下三焦的氣機,使勞累了一天的身體得到充分地放鬆,有利於睡眠。

最後送大家一首小詩,願大家每日生活舒暢,身體健康。

【十二時辰對照表臟腑經絡走向】

1、亥時(晚9~11時),為三焦經脈運行

“亥”字在文言文中是性命再次孕育的意思,因此你可以想讓人體有一個好的起始點,就需要從此時有著好的睡眠質量剛開始。對老人來講,可能存有睡眠質量艱難問題,但無論採用哪些方法,盡可能在晚上11點半前進到休眠狀態。

2、子時(子夜11~零晨1時),肝膽經脈運行

這段時間更是中醫養身中著重強調的“子覺”時間。《黃帝內經》裡,“但凡十一藏在於膽”講的就是說人體內有11個內臟器官都依靠肝膽經的作用適用,因而要有充足高品質的睡眠質量以保肝膽經得到充裕的動能。

3、丑時(零晨1時~3時),為肝經脈運行

靜下心養神是最好是的護肝方式。要非常強調的是,一些年輕一族如在這個時間飲酒,可能對肝導致巨大的損害。

4、寅時(零晨3時~5時),肺經脈運行

依照中醫基礎理論,寅時是身體氣血的剛開始,也是身體血氣從靜變成動的剛開始,務必要有高品質睡眠,最怕許多人打擾。

5、卯時(早上5~7時),小腸經脈運行

早上不嗜睡,晨起最先活動四肢骨筋,打太極拳,叩齒摩面或兩手扣後腦勺,做“鳴天鼓”。

6、辰時(早上7~9時),肝膽經脈運行

活動後喝一杯沸水,用梳子梳頭千遍百遍,隨後洗漱間。早餐應當口味淡,要吃飽了。餐後能夠百丈走,但不適合做抗壓強度鍛練。

7、巳時(早上9~11時),脾經脈運行

室內通風後,可從業頭腦活動,但要留意合理安排時間,讓雙眼獲得立即的歇息。

8、午時(早上11時~下午1時),心經脈運行

它是午餐時間,除要營養豐富,營養搭配外,建議能夠喝點湯,菜要少鹽。酒可喝但不可以醉。餐後宜睡三十分鐘,不必過多。

9、未時(下午1~3時),小腸經脈運行

睡午覺後可做小量緩和的健身運動,喝一杯茶。

10、申時(下午3—5時),膀胱經脈運行

它是最好是的學習時間,記憶能力和判斷能力都很活躍性。除腦力勞動學習培訓外,要留意多飲水。

11、酉時(下午5~7時),脾經脈運行

它是腎虛者補腎壯陽的最好是機會。晚餐宜吃少、口味淡,能夠喝點粥。

12、戌時(晚7—9時),心包經脈運行

提前準備睡眠質量,臨睡前要靜下心養神,用冷水洗臉、溫開水刷牙、開水冼腳,睡宜採用右側臥。

十二時辰養生歌

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丑時不睡晚,臉上不長斑。

寅時睡得熟,面紅精氣足。

卯時大腸蠕,排毒渣滓出。

辰時吃早餐,營養身體安。

巳時脾經旺,造血身體壯。

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

未時分清濁,飲水降虛火。

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

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

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

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