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八字排盤

東南西北五行相生相剋 東南西北五行屬相圖

東南西北五行相生相剋 東南西北五行屬相圖

東南西北五行相生相剋是怎麼樣的?五行風水之中需注重相生相剋,東南西北風水之中自有定數,兩者之間需要一定的介質,東是木,西是金,即是甲乙東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那麼小編就在這裡,為各位介紹東南西北五行屬相圖,快來看看吧!
【東南西北五行相生相剋】

1、東方--木。

另外對應綠色、青龍。東方木,在東方有個叫太昊的神,駕雷電而行,掌管春季,他所到之處,風和氣清,萬物生長起來,所以五行中木居於此,甲乙寅卯也在這裡。

2、西方--金。

另外對應白色、白虎。在西方有個叫少昊的神,駕大沼澤的雲霧而行,掌管秋天,生清冷肅殺之氣,所到之處萬物開始凋零,所以五行的金居於此,庚辛申酉也在這裡。

3、南方--火。

另外對應紅色、朱雀。在南方有個叫神農帝的,駕風火而行,掌握夏季,他所到之處,驕陽似火,酷熱無比,萬物在這裡繁盛齊備,所以五行中火居於此,丙丁巳午也在這裡。

4、北方--水。

另外對應黑色、玄武。在北方有個叫顓帝的神,駕雨雪而行,他所到之處,寒風凜冽,滴水成冰,萬物在這裡都潛藏起來躲避嚴寒,所以五行中的水居於此,壬癸亥子也在這裡。

5、中央--土。

另外對應黃色、麒麟。在中央,有黃帝大神,乘地氣而行,掌管中央大地,因為木、火、金、水皆不能離開土,所以黃帝讓戊己居於中央,而讓辰、戌、醜、未各守四方,使位居四方的木、火、金、水也各有所得。

口訣

五行生剋意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堪輿文化中的一塊瑰寶,是古代先民在社會生活的實踐中透過長期的觀察和思考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帶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哲學思想。

五行生剋的理論則是堪輿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四史中專門有《律曆志》、《五行志》記載五行學說,由它而確立的歷史觀、天道觀等一直為後世百家所尊奉和應用。至今,它仍然是中醫、武術、氣功和一些一傳統文化理論基礎。

所謂五行,就是古人通過與自然界的長期接觸,逐漸認識和了解的“五材”,即“水、火、木、金、土”五類物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他們之間運動變化而生成的,人們將它們融人到陰陽理論之後,即產生了木、火屬陽,金、水屬陰,陰陽分別列於土地上下,土地屬中性的理論,逐漸形成後世的“陰陽五行"之說。

人們要飲食,就必須要用到水與火;人們要營造房屋和家具,就少不了木材和金屬;由於人們生長在土地上,自然吃的、穿的、住的都離不開土地。在熟悉五材之後,人們逐漸地也發觀了這五類物質各自的特性,《尚書·洪範》載有: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牆作甘。

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木(植物)有生長、升發、仲展的特性;火則炎熱,向上升騰;土則可以接受容納世界的萬物,還能生長出世界萬物(主要指植物);金在五行之中最為重要,最易下落,且常用於殺死生命;水則能滋潤,比較寒涼,總是向下流淌。同時,書中還將這五種特性與五味相連,可見春秋時期人們就試圖把五行用來推演其他事物了。

當五行這五種物質由具體的事物變成抽象的概念後,便成為了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思維模式,自然界及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根據其屬性相應地分類,歸人五大類中,按照五行的法則運動和變化。五行的“行"字,有“行列”的意思,也就是分類排列。古人用五行各自的特性,把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分成了五類。

以方位為例,人們四方分為東、西、南、北。即東方,為太陽升起的地方;西方,則為太陽落下的方向;南方熱,北方冷;而中央則萬物生長,十分富饒。按照五行的特性,東方則屬木,西方則屬金,南方則屬火,北方則屬水,中央則屬土。也就是說:上位居中央,木在東,金在西,火在南,水在北。

以季節為例,人們將四季分為春、夏、秋、冬。即春天萬物生長,屬木;夏天氣候炎熱,屬火;長夏(從立秋至秋分,甚至寒露時成為“長夏”,其意思可以理解為夏日的延續,火延續的夏日)植物普遍成熟,產生出種子——新的生命,屬土;秋天萬物凋零,屬金;冬天寒冷,屬水。總之,根據五行的特性,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木、火、土、金、水來分類。

【東南西北五行屬相圖】

1、天一生水,一六在北

北方水氣比較旺盛,氣候較冷,是為陰極陽生之地,因此北與水相對應

2、地二生火,二七居南

南方烈日炎炎,氣候炎熱,是為陽極陰生之地,因此南與火相對應

3、天三生木,三八居東

太陽從東方升起,陽氣逐漸上升,在太陽的照耀下樹木會順利生長,所以木與東相對應

3、地四生金,四九居西

太陽西落,陽氣逐漸消退,陰氣慢慢上升,西方多雨,金一般多產自多雨之地,因此西與水相對應

4、天五生土,五十居中

四平八穩的中就叫作土,土在五行的方位上居中是為中土,以五配之。它萬變不離其宗。

東西南北五行屬性,東五行屬木,八卦屬震卦。西五行屬金,八卦屬兌卦。南五行屬火,八卦屬離卦。北五行屬水,八卦屬坎卦。東南五行屬木,東北屬土。西南屬木,西北屬金。

五行風水之中需注重相生相剋,家中物件擺設需謹慎挑選,乃相沖之屬多生禍端,易遭不測,天時對稱則可家業和睦,年年有餘。

如西方乃旺金之地,頗為重要,不宜擺放炊具,紅色家具,適宜擺放盆栽,魚缸,乃五行相生,可填增整體氣運,旺其財運。

五行相納,相融則寧。風水之中自有定數,物品擺放頗具講究,莫要所生相沖之屬。臥室不可擺放神像,臥室乃家人休養生息,夫妻共處之地,乃對神像之大不敬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則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的相互影響。

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關係又可稱為母子關係,如木生火,也就是木為火之母,火則為木之子。

相剋即相互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剋太過或不及,就會破壞正常的生克關係,而出現相乘或相侮的情況。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對被剋的一行克制太超過。比如,木過於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製木時,木就會過度地克土,使土更虛,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超過,使克它的一行無法制約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稱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況下水克火,但當水太少或火過盛時,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會被火燒乾,即火反克或反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