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八字排盤

十二天幹 十二天幹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十二天幹 十二天幹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古人對時間的研究也是非常廣泛的,根據日月星辰的變化來計算時間的流逝,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也是不輸於現代社會的,十二天幹地支是古代計算時間的方法,根據天干地支又演化成了六十甲子紀年法,下面小編就為各位朋友們帶來十二天幹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的介紹,快來看看吧!

【十二天幹】

古人以天為干以地為支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

十二天幹的寓意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衝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五行相生與相剋

1、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2、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3、五行相竊:金竊土,土竊火,火竊木,木竊水,水竊金。

4、五行相溺:金蒸水,水溺木,木溺火,火燥土,土掩金。

天干地支雖然都有相同的陰陽五行,但具體表徵的含義不盡相同:

甲為陽木,森林之木,棟梁之材,乙為陰木,花卉之木,盤曲小草,

丙為陽火,炎炎赫赫,太陽之火,丁為陰火,銀河星光,燈盞之火,

戊為陽土,城垣堤岸,大地之土,己為陰土,田地山園,可耕之土,

庚為陽金,剛健肅殺,斧鉞之金,辛為陰金,珍寶珠玉,首飾之金,

壬為陽水,江河湖泊,大海之水,癸為陰水,小溪井泉,雨露之水。

十二地支配屬五行與天干有類似意義

寅、卯月為春季的正、二月,正是東方風木之氣當令之時,故寅、卯在五行同屬木。

巳、午月為夏季四、五月,正當南方火熱之氣當令,故巳、午在五行同屬火。

申、酉月為秋季的七八月,正是西方燥金之氣當令,故申、酉在五行同屬金。

亥、子月為冬季的十、十一月,正當北方寒水之氣當令,故亥、子在五行同屬水。

辰、未、戌、醜分居春夏秋冬四個季月,都是中央濕土之氣寄於四時月份,故辰、未、戌、醜五行同屬土。具體講,即在春三月(辰)夏六月(未)秋九月(戌)冬十二月(醜)的四個月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節氣前的十八天,都是中央土寄王之時。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五行屬性:亥子屬水,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辰戌丑未屬土。

【十二天幹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

十二天幹、十地支其實是錯誤的說法,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十天幹、十二地支,不過也有將二者簡稱為十二天幹地支。

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天干地支五行對照表:

五行為木,對應的天干是甲乙;地支是寅卯辰。

五行為火,對應的天干是丙丁;地支是巳午未。

五行為土,對應的天干是戊己;地支是辰戌丑未。

五行為金,對應的天干是庚辛;地支是申酉戌。

五行為水,對應的天干是壬癸;地支是亥子丑。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

干支紀年法: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

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

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戊子、已醜、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

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

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

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天干地支的作用

考古發現,在商朝後期帝王帝乙時的一塊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當時的日曆。這也說明在商朝時已經開始使用干支紀日了。根據考證,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發生一次日食。這是中國使用干支紀日的比較確切的證據。而使用皇帝年號紀年則是漢武帝時期建元年號。

干支法在中國古代一直使用,從未間斷。因此對研究歷史非常有幫助,非常容易推算歷史時間。

十二天幹地支怎麼算?

干支紀年法

用陽曆的年份除以60得到的年份再減去3就是這一年農曆的干支序號數,查干支表得到干支年紀,若得出來的數據小於零或者等於零則加上60即可。舉個例子:求2019年干支,2019÷60=33餘39,年干支序號數=39-3=36,所以得知今年是己亥年。干支紀年都是從每年的立春開始的,不管立春在前一年的臘月還是新一年的正月,立春開始才算新的一年。

干支紀月法

干支紀月法主要是星相家用來推算八字用的,所以沒有普及實行。其方法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為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餘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紀日法

甲子為第一日,乙丑為第二日,丙寅為第三日……60日為一週。一週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復始,循環下去。

干支紀時法

一天中時辰的地支也是確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時配十二地支,由夜間十一點至一點為子時,一點至三點為丑時,其餘照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