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是極為重要的時間段,這段時間大家都很開心,卻也不能隨心所欲,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大年初三禁忌,大年初三又被稱作“赤狗日”、“扔窮日”等,在正月初三這一天,民間也流傳著一些禁忌與講究,全國各地的習俗或許都不同,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大年初三禁忌與講究。
【大年初三禁忌】
1、忌拜年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是一個不是十分吉利的日子,忌探親訪友,防止發生爭執或者口角是非,同時也讓忙碌的人們可以在家好好休息。
2、忌食米飯
中國民間把大年初三定為“穀子生日 ”,如果這天吃了煮熟的米飯,會有冒犯神明的意思,所以古時候,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會祈年,禁食米飯改吃其他的食物,並且要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3、忌動刀子、剪刀
這一天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是因為民間俗話說道“初三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總之也是不吉利的行為,認為初三動了刀剪和針線,新的一年裡就會是非不斷。
4、忌點燈
按民間的傳統,初三這一天是“老鼠娶親”的日子,為了不打擾老鼠娶親,人們必須早早熄燈就寢。現在看來,人們從過年到初一、初二忙了幾天,而初三是個“養精蓄銳”的好日子,可以好好休息,養足精神。
5、忌殺羊
傳說,農曆初三是女媧造羊的日子,所以這一天也被民間稱為“羊日”。在這一天,人們禁止殺羊,除此之外,還要看當天天氣,如果當天的天氣不錯,則意味著新的一年裡羊會生長得很好,飼養者在這一年裡會有一個好收成,羊會養得肥肥壯壯。
6、忌打掃
大年初三又稱為小年朝,即“天慶節”。在這一天不掃地,不乞討生火,不傾倒汙水,據說會將一年裡的財運都給倒掉。
7、忌說髒話
在大年初三,要多說好話,忌罵小孩,忌說出口不雅之言。尤其是小孩子,如果一不小心說漏了嘴,大人要馬上說“童言無忌”。
在中國南方地區,很多地方早上要貼“赤口”也叫“禁口”,認為這一天容易和別人發生爭吵,不適宜拜年。所謂的“禁口”,也是一種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就是在一張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吉利的話,貼在家裡前門和後門的橫梁上。
8、忌摔東西
大年初三忌摔壞東西,如果不小心摔了東西,要趕緊說:“打發、打發”,寓意著發財。這是提醒人們過年也不要忘乎所以,應當小心翼翼、以求吉祥如意。
9、忌打老鼠
正月初三這天也不能打老鼠,相傳初三這天是老鼠結婚的日子,不僅不能打老鼠,還要在角落裡撒上一些糧食,以便讓老鼠們食用,至於這樣做的原因,讓老鼠在結婚這天,能夠吃好,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不要糟蹋家裡的糧食,圖個心安。同時,晚上也要早早關燈睡覺,以便給老鼠騰出“鬧洞房”的時間。部分地區也流傳著“年初三,早上床,今晚老鼠娶新娘”的說法,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10、忌殺豬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一日為雞,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每一天都代表著初幾,比如初一就是雞,初二就是狗,初三就是豬,以此類推。所以,正月初三是“豬”,因此,在這天不能殺豬,寓意著好運。
【大年初三禁忌與講究】
大年初三的四大禁忌
禁忌一:殺豬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一日為雞,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每一天都代表著初幾,比如初一就是雞,初二就是狗,初三就是豬,以此類推。所以,正月初三是“豬”,因此,在這天不能殺豬,寓意著好運。
禁忌二:打老鼠
正月初三這天也不能打老鼠,相傳初三這天是老鼠結婚的日子,不僅不能打老鼠,還要在角落裡撒上一些糧食,以便讓老鼠們食用,至於這樣做的原因,讓老鼠在結婚這天,能夠吃好,希望在以後的日子裡,不要糟蹋家裡的糧食,圖個心安。同時,晚上也要早早關燈睡覺,以便給老鼠騰出“鬧洞房”的時間。部分地區也流傳著“年初三,早上床,今晚老鼠娶新娘”的說法,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禁忌三:動刀子或剪刀
民間有句俗話說“初三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意思是說,初三這天,不能動刀子或者剪刀,容易遭人說閒話,或者背後有人說自己不好,對於自己來說不吉利的,並且,由於口舌是非的原因,還有人覺得影響自己一年的仕途財運,所以,正月初三這天,不能動刀子或剪刀。
禁忌四:走親訪友
正月初三在部分地區被稱為“赤狗日”,相傳赤狗是一隻兇獸,在這一天,會被放出來,如果外出走親訪友,可能會遇到赤狗,寓意著運氣不好,在新的一年裡,幹什麼都不會很順利,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晦氣的事情發生,初三這天不能走親訪友。
不過,從現在社會的角度來說,正月初三是走親戚的高峰期,也就沒有禁止走親訪友的說法,當然,在路上也不會遇到“赤狗”。
大年初三的四大講究
其一、回娘家
關於回娘家的時間,地區不同,存在一定差異,有些地方是初二回娘家,有些地方是初三回娘家,筆者所在的豫東地區,就屬於初三回娘家,在初三這天,女兒和女婿要拿著禮品回到女方家裡,禮品不能為單數,要為雙數。至於禮品多少,要看結婚的時間,如果是剛結婚第一年,拿的禮品就多,需要十幾箱或者幾十箱。而結婚兩年以上後,禮品數量就少了,一般是6箱或者箱居多。
其二、掃地
正月初三又被稱為“扔窮日”或者是“掃帚日”,比如筆者所在的豫東地區,有這樣一種說法,初一、初二是不能掃地的,即使家裡有鞭炮的碎片,或者其他的生活垃圾,也要放在院子裡,不能輕易打掃。到了初三後,才可以打掃,把家裡的垃圾掃出去。
按照以前的說法,初三是迎接財神的日子,需要把家裡的垃圾扔掉,乾乾淨淨迎接財神的到來,同時把垃圾比喻成“窮”,扔垃圾就等於把窮也扔掉了,所以叫“扔窮日”。
其三、早睡晚起
過年期間大家都比較忙,初一忙著拜年,初二忙著走親戚,到了初三,人們通常不會出去走親戚拜年,可以睡一個安穩覺,養足精神,讓新的一年裡精神抖擻,這是以前古時候的做法。而現在已經不適合了,因為初三也要走親戚,所以睡懶覺是不可能了。所以,老話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個飽”,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四、祭祀燒紙
正月初三,在部分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燒了門神紙,各自尋生理”,在初三這天,早上起來後,就需要給去世的先人燒紙,寓意是什麼呢?在以前過年是初一和初二,到了初三,基本上年就過完了,燒紙是告訴先人,年過完了,他們該回去了,所以就有了“燒了門神紙,各自尋生理”的說法。雖然有一定的不科學性質,但是,在部分地區,還存在著這樣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