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八字排盤

李姓的來源 李姓的歷史人物名人

李姓的來源 李姓的歷史人物名人

同班級裡可能就有好幾個同學都姓李,李是比較常見的姓氏,我們課本上常出現的古詩名人也有很多都姓李,比如人們熟悉的李白和李清照等等,李姓的來源有哪些呢,比如來源於源出姬姓說等等,那麼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帶來李姓的歷史人物名人的解析,感興趣就關注下吧。

【李姓的來源】

1、源出嬴姓

即認為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皋陶(一作咎繇,嬴姓,一說:姬姓),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為理氏,後為李氏。至商紂王時,世襲為理官的理徵因直諫觸怒紂王被殺,其子利貞隨母親契和氏逃難,後到豫東鹿邑定居。因沿途食李子(木本植物的果實)得以生存,為了報答“木子”保命之恩和躲避紂王的追捕,並且理、李同音,自利貞開始改理為李,從此中國有了李姓。得姓始祖為李利貞,李耳為十一世。

2、李樹圖騰說

即認為李姓起源於圖騰崇拜,以李樹為圖騰。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為理,後因理徵避難以木子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為家生李樹,並以李樹為神樹,亦即圖騰樹。故凡李氏子孫,常於宅旁種李以為象徵,至今還保存這個習慣。入李白家有桃李園,唐朝皇宮苑園多植李樹。

3、源出姬姓說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有一種觀點認為李氏圖騰不是李樹,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陳楚地區的圖騰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語“老虎”。巴人以虎為圖騰,巴語讀虎為李,當虎圖騰演化為姓時,巴人崇仰漢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於封賞賜姓與恢復李氏

蜀漢時期,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

漢晉時期,北方遊牧的少數民族內附,部分匈奴人和鮮卑人隨之被賜為劉、李等姓。

北魏時期,孝文遷都洛陽後,實行文化上全面漢化政策,鮮卑族有複姓叱李氏被封為李氏。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時被賜為李氏,名義上是賜姓,實際是恢復李姓,因為西夏皇族拓跋氏為漢將李陵後裔。

唐朝時期,皇室賜予大臣或武將為國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鮮于、張、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羅等氏,因建國有功從李唐皇族姓李,稍後大食國人李訶末將軍、李彥升和波斯人李鉉、李珣均被王侯賜姓,再後來沙陀、氐、回紇、契丹、高車、吐蕃以及猶太、安息、高句麗、党項等外來少數族裔因功或者內附,多被封賞為李姓。

5、少數民族漢化改姓

(1)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如:①蒙古族李雅拉氏,源出陳蒙古八旗,原居於丹東岫岩奇風嶺地區,時有當地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Liyala Hala。清朝中葉以後取其姓首字諧音漢字“李”為氏。

②蒙古族巴魯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r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李氏、白氏、蘇氏等。

③蒙古族卓巴魯特氏,亦稱卓巴魯忒氏,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Jobalu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中有李氏。

(2)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如:①滿族庫雅拉氏,亦稱揆雅拉氏,源出庫雅拉女真,以部為姓,滿語為Kuyala Hala,世居東海(今俄羅斯濱海地區)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李氏、胡氏、孔氏、禮氏等。

②滿族李佳氏,亦稱李家氏,滿語為Ligiya Hala,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李氏、佟氏。

③滿族魯布哩氏,亦稱魯布里氏、禮林德利氏,滿語為Ruburi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後有蒙古陳巴爾虎部族人引為姓氏者,世居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李氏、孫氏等。

④滿族穆和林氏,滿語為Muhelin Hala,世居穆和林,清朝中葉以後所冠漢姓即為李氏。

⑤滿族穆里雅連氏,源出費雅喀奇勒爾女真,滿語為Muliyalian Hala,世居黑龍江下游,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李氏、穆氏、連氏等。

⑥滿族薩哈連氏,滿語為Sahalian Hala,漢義“黑色”,這是滿族脫譜姓氏之一,今北京市滿族人中有此姓,世居遼寧新賓一帶,後多冠漢姓為李氏、郭氏、連氏等。

(3)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錫伯族伊拉哩氏,亦稱伊里氏、伊拉禮氏、伊喇立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Ilari Hala,漢義“開”。清朝中葉以後,錫伯族、滿族伊拉哩氏多冠漢姓為李氏等。

【李姓的歷史人物名人】

1、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李姓詩人之一。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作為詩仙的李白,其所作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且想像豐富,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其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並且留下了不少傳頌千古的著名詩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多首名篇。

2、李世民

姓李的歷史名人李世民(598年/一說599年—649年),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別名唐太宗。李世民少年從軍,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赫赫戰功,拜天策上將,封秦王。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冊立為皇太子。時隔兩個月,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號貞觀。李世民在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隨後開啟了23 年的“貞觀之治”。唐太宗對外開疆拓土,設立安西四鎮,與北方地區各民族融洽相處,獲得尊號“天可汗”,為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礎。

3、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927年),字守常,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這位偉大的革命先烈,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李姓的名人之一。李大釗1913年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1916年回國後,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鬥爭。他鼓勵中國青年“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李大釗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勳,值得的我們永遠銘記。

4、李清照

李清照就是中國歷史上李姓女性的代表人物。李清照(1084年日—1155年),號易安居士,中國宋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被公認為“千古第一才女”、“詞國皇后”。李清照有部重要的學術著作《詞論》,在這篇關於詞的專論文章中,她對當時詞壇上重要的男詞人逐一批評,充分顯示出她對自身作品的自信,也側面反映出她的勇敢。在宋代理學的壓制下,李清照仍然憑藉自身才華突出重圍,成為了宋代文學史上重要一筆,由此可見她本人確實才華過人。李清照流傳於世的著名詩詞有《聲聲慢·尋尋覓覓》《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夏日絕句》等。

5、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是晚唐最傑出的詩人,開創了獨特的朦朧詩風,創造了極美的詩歌意境。作為古代歷史姓李的人物,李商隱的詩廣納前人所長,構思清奇,詞藻華麗,文學價值很高,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他的著名代表作品有《錦瑟》《夜雨寄北》《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樂遊原》《嫦娥》《無題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風》等。

6、李時珍

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出身於醫生世家,自幼熱愛醫學,並不熱衷於科舉,23歲時繼承家學,研究藥物,重視臨床實踐,主張革新。這位李姓的名人的歷史巨作《本草綱目》,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中醫典籍,收錄原有諸家《本草》,所載藥物共1518種,新增藥物374種,集我國16世紀前中藥學之大成,對後世藥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此外,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他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被後世尊為“藥聖”。

7、李淵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字叔德,中國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垂愛。大業十三年(617年)趁隋末動亂之時起兵於晉陽,南下攻取長安,擁立隋煬帝之孫楊侑為帝,遙尊煬帝為太上皇,自領大丞相,加封唐王。義寧二年(618年),得知煬帝遇弒後,逼楊侑禪位於己,建立唐朝,年號武德。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淵冊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兩個月後禪位。作為唐朝開國創業的帝王,史學界對李淵的評價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在初唐頒行的一些措施,確立了有唐一代的基本制度、政策,為後來的“貞觀之治”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