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姓的來源】
一、出自姬姓
1、是出自姬姓,用國名作姓氏的。後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陝西岐山下週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的曾孫姬發,繼承其父姬昌的遺志,聯合諸侯,攻滅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後,傳至第24王周赧王時,於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滅掉,以赧王為首的王族,都被廢為庶人百姓,遷到今河南臨汝縣西北(今汝州慶陽古城一代)。當地人稱其為周家,於是他們就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
2、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於汝南(今屬河南),被當地人稱為周家,後來演化成周氏。
3、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莊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洩被殺,其後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4、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
二、外族改周姓
1、是鮮卑族複姓中有賀魯氏,後改為周氏。
2、是周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北魏時魏獻帝的次兄晉乃氏改為周氏。孝文帝遷都洛都後改鮮卑姓為漢姓周氏。
3、是周氏除上述來源外,北周、唐、後梁時又有因改姓、賜姓而姓成的,還有冒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發展。從東漢末年到晉代,都有中原周氏。
南遷的記載。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隨行人員中有周姓將校。從清朝康乾年間始,閩、粵周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定居。
在《百家姓》裡,周姓居第五位。按現在人口統計,周姓為中國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從周姓發源的。相傳周人的祖先後稷本來居住在邰(今陝西武功縣西南),夏末時公劉又遷往幽地居住。商朝後期,遊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斷侵襲周人,使得從事農業為生的周人無法安居。這時古公亶父率領族人遷往周原(今陝西渭河平原一帶),開荒耕種,興建宗廟和宮殿,還修了堅固的城牆,從此稱周族。
古公的曾孫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國約800年。公元前256年,秦國滅掉東周,將周赧王廢為庶人,遷到憚孤(今河南臨汝縣西北)。當地百姓謂赧王是周家後代,稱為周氏,史稱正宗。春秋時,周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在周朝執政,他企圖殺死周莊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洩被殺,他的後代也稱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時鮮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區賀魯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諱,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時後梁賜汭姓周。據考,周姓有聲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縣東南60里)。
【周姓的歷史人物名人】
1、周亞夫
周亞夫是西漢時期名將、軍事家,曾官至丞相。他是名將絳侯周勃的次子,歷仕漢文帝、漢景帝兩朝,以善於治軍領兵,直言持證著稱。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縱觀周亞夫的一生,嚴於治軍,粉碎了諸侯王的分裂割據,為鞏固西漢王朝的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2、周樹人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中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士,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也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魯迅先生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蜚聲世界文壇,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記》等。
3、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今安徽廬江縣西南)人。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正史上週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4、周敦頤
周敦頤(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號元公,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著有《周元公集》《愛蓮說》《太極圖說》《通書》(後人整編進《周元公集》)。周敦頤所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
5、周培公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荊門人,康熙帝身邊重要謀臣之一。周培公先喪父,後失母,落魄無依,先做了官府小吏,然後不斷升職,依附其他權貴人士,幫忙出謀劃策,深得為人之道,後成為康熙身邊最重要的謀臣,立下諸多功勳,官至參議道台、山東登萊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亂時,其曾勸降割據平涼的王輔臣,不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脅,而且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羽翼。
6、周邦彥
周邦彥(1057年—1121年),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詞人。他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其現存詞186首,代表作《蘭陵王·柳》、《瑞龍吟·章台路》、《滿庭芳·風老鶯雛》等。
7、周昉
周昉(生卒年不詳),字仲朗、景玄,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著名畫家,是中唐時期繼吳道子之後而起的重要宗教畫家兼人物畫家。周昉初以張萱為師,後來自己有所獨創,善畫人物、神像,尤以畫仕女見長。其畫貴族婦女容貌豐腴,衣著華麗,用筆勁簡,色彩柔艷;畫佛像,神態端嚴,時稱神品,成為長期流行的標準,被稱為“周家樣”。周昉的畫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圖》卷、《揮扇仕女圖》卷、《調琴啜茗圖》卷等。